海量游戏盒子,免费领首充!
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>孩子玩游戏充值父亲连扇自己耳光,到底是维权还是碰瓷

孩子玩游戏充值父亲连扇自己耳光,到底是维权还是碰瓷

近日,一条家长因孩子玩游戏充值连扇自己耳光的视频,在社交媒体吸引众多网友关注。在视频中,一名父亲称,9岁儿子玩游戏10分钟充值6400元,近几日扣款上万元,其后他开始自己扇耳光。

4月9日下午,游戏方网易游戏回应媒体称,经核查,该用户为华为渠道账号,经与华为公司沟通协调,已安排全额退款。随后,记者询问了网易游戏相关账号充值金额等信息,前述工作人员表示,经核实,该账号于2023年8月使用成年人身份进行实名注册,共计使用8个月,在成功输入支付密码进行支付后,充值金额共13824元。

双方反馈信息有出入,当事人引流拉生意引争议

从家长的描述来看,主要指控游戏方诱导孩子消费,并且在短短几天内就充值了上万。但从游戏官方反馈的信息来看,该账号是成年人账号,长期存在充值行为,并且充值需要输入支付密码。

针对家长可能刻意隐瞒孩子充值细节以此推卸责任,大量网友在评论区表示:“实名认证怎么过的,不实名怎么充的钱”、“为什么不提孩子怎么会知道密码”“视频火了马上就开直播,下一步是不是要带货了。”

面对网友和媒体的疑问,当事家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最终承认,孩子可能是通过家长身份证号注册登录,并进行网上付费的。另外,他分析说,游戏充值需要支付密码,孩子或许已经知道家长的支付密码。

同时,当天就有网友发现,当事人随行朋友抖音号“钱多多的货车运输”在转发当时人扇耳光视频时,不忘提及“装空调的继续来”等引流拉生意行为,该视频在网络引起热议,点赞量2.6W,远高于其以往视频点赞量。

孩子玩游戏充值父亲连扇自己耳光,到底是维权还是碰瓷

当事家长同样在近两天频繁开播,名义上是交流此次孩子充值的事情,但有网友发现,其在4月10号下午的直播中已经开始带上了商品链接,有网友感慨,果然流量的尽头还是带货。

孩子玩游戏充值父亲连扇自己耳光,到底是维权还是碰瓷

拉着孩子频频示众,专家认为教育方式不可取

4月9日,当事人在发布视频后,又带着儿子来到网易公司出镜进行直播并发布视频,扬言“网络游戏你连9岁的小孩都不放过,我只能让他辍学”。在直播中,网易工作人员与其交涉询问家长诉求时,其称自己“我杀人的心都有了,不知道有什么需求”。

家长一系列“过火”的举动,自然吸引了一大批“吃瓜群众”,但是对于这种“表演式”示威,尤其是带着孩子一起出镜,同样引来了不少的讨论和争议。

孩子玩游戏充值父亲连扇自己耳光,到底是维权还是碰瓷

就未成年人误充值而言,此类现象并不鲜见,一般的处理办法是家长向平台(游戏公司、视频网站等等)提起未成年退款申请,平台审核通过后,依据收款渠道的不同,采取对应的协商程序进行退款。哪怕对退款处理不满意,也有多种渠道进行投诉和调解。家长带着孩子在公开场合示众、打耳光,是否有考虑过孩子的自尊和感受,未来去学校应该怎么面对同班同学?

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创院副教授藤依舒表示,家长应依据规则理性解决问题,而非借势网络助推负面情绪传播,家长应积极帮助未成年提高数字素养,为他们正确认识在线交易、游戏、社交提供科学指导,通过建立数字化时代的家庭规则,引导孩子建立网络隐私、网络安全等意识,承担起培养青少年数字素养的家长责任,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。

目前,家长发布的包括扇自己耳光在内的多条视频已经删除,同时家长也在最新的视频中表示,游戏方退款已到账,并且已经送孩子正常上学。

声明:领域圈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来自于互联网或为领域圈用户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原作者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领域圈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领域圈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赏
资讯

《太阳之子》现已发售:一发子弹,团灭邪教!时间差不多咯!

2024-12-2 13:17:28

资讯

原来游戏行业早已按25%征税好几年了

2024-12-2 13:17:30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